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jiān)管|大數(shù)據(jù)|物聯(lián)網(wǎng)|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lián)網(wǎng)|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會展
首頁 >> 量子 >> 正文

我科學家利用量子精密測量技術搜尋暗物質,將國際上的探測界限提升了至少 50 倍

2024年11月12日 15:00  IT之家  作 者:問舟

11 月 12 日消息,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彭新華教授、江敏副教授等研究人員利用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在“軸子窗口”(10 ueV-1 meV)內成功開展了軸子暗物質的直接搜尋實驗,將國際上的探測界限提升了至少 50 倍。

相關研究成果已于 11 月 4 日發(fā)表于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IT之家附 DOI:10.1103/PhysRevLett.133.191801),并被選為“編輯推薦”文章。

論文發(fā)表的同時,美國物理學會的 Physics Viewpoint 欄目發(fā)表了由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的 Michael Snow 教授撰寫的專文評述,他認為“該工作的獨特亮點在于研究人員創(chuàng)新性地引入了兩種新技術 —— 磁放大技術和信號模板,從而將軸子暗物質的探測靈敏度提高約兩個數(shù)量級,超越了國際最先進水平”。

粒子物理標準模型自半個世紀前確立以來,已在粒子加速器實驗中經(jīng)受住了無數(shù)次的檢驗。然而,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所描述的粒子和相互作用僅占據(jù)了觀測宇宙能量密度的 5%。

諸多超越標準模型的理論例如大一統(tǒng)理論、弦理論以及超維理論等預言了軸子這種暗物質的熱門候選粒子。這類粒子可以與標準模型粒子相互作用,引起標準模型粒子微弱的能級移動。

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利用相干、關聯(lián)和糾纏等特性,可以實現(xiàn)對微弱能級的超靈敏測量,而且通常具備桌面尺寸,為暗物質搜尋提供了變革性的手段。國內外眾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基于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在廣闊的質量范圍(10-20 eV 至 1 eV)內開展了一系列軸子暗物質搜尋實驗。

近年來,Nature 和 Physics Reports 等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相繼發(fā)表文章指出,一些特定理論模型(例如高溫格點 QCD 模型和 SMASH 模型)預測軸子和 Z' 玻色子極有可能存在于所謂的“軸子窗口”(10 ueV-1 meV)內。然而,由于軸子暗物質的信號極其微弱,極易被環(huán)境噪聲和經(jīng)典磁場的干擾信號所掩蓋,因此僅有少數(shù)研究團隊在這一質量范圍開展過實驗搜尋。

研究人員巧妙地利用了兩個相距 60 毫米的極化 129Xe 原子系綜,在軸子窗口內探測軸子暗物質誘導的自旋相關相互作用。研究人員在實驗裝置中以一個原子系綜充當自旋傳感器,另一個原子系綜作為自旋源,為了提高原子系綜核自旋的極化度或者探測靈敏度,他們在原子系綜中混入堿金屬,成功實現(xiàn)了對原子系綜極化矢量信號高達 145 倍的放大,構建了一個超靈敏的軸子暗物質探測器。

然而,由于軸子暗物質信號極其微弱,經(jīng)典磁場干擾可能成為高靈敏識別軸子信號的巨大挑戰(zhàn)。為了克服這一挑戰(zhàn),研究人員精心設計了磁屏蔽系統(tǒng),成功把經(jīng)典磁場信號抑制了 1010 倍。此外,他們還采用了在引力波探測中廣泛應用的最優(yōu)濾波技術,最大限度地提高軸子暗物質信號的信噪比。盡管研究人員暫時未能發(fā)現(xiàn)軸子暗物質存在的直接證據(jù),但他們仍在軸子窗口內給出了迄今為止最強的中子 — 中子耦合界限,創(chuàng)造了新的國際最佳紀錄。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成果不僅展示了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在暗物質探測領域的巨大潛力,也為未來的相關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編 輯:章芳
飛象網(wǎng)版權及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刊載內容,凡注明來源為“飛象網(wǎng)”和“飛象原創(chuàng)”皆屬飛象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jīng)過授權可以轉載,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wǎng)來源。
2.凡注明“來源:XXXX”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在于傳播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相關作品刊發(fā)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
本站聯(lián)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lián)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lián)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愛立信中國區(qū)總裁方迎:新質網(wǎng)絡創(chuàng)造新質價值
精彩專題
2024中國算力大會
2024年國際信息通信展
中國信科亮相2024年國際信息通信展
第25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lián)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wǎng)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jīng)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