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jiān)管|大數據|物聯網|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芯片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深度 >> 正文

微信流量神話貨車是否已經嚴重超載?

2017年9月21日 14:32  百家號  作 者:馬繼華

微信是社交利器,甚至已經成為了互聯網上的一個神話,只要是套上微信的繩子,好像騾子也可以像獅子一樣的狂奔。這樣的微信能量不僅僅是在普通老百姓中、普通創(chuàng)業(yè)者中流傳,即便是各路基金經理、投資大咖也都頂禮膜拜。

2017年4月18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yè)與規(guī)劃研究所正式發(fā)布《2016微信社會經濟影響力研究》報告。報告發(fā)現,2016年,微信拉動全社會消費4475億元,同比增長37.6%;帶動社會就業(yè)規(guī)模達1881萬人,同比增長7.7%,其中直接就業(yè)466萬人,間接就業(yè)1415萬人。據測算,近一年,微信拉動全社會信息消費達1743億元,同比增長26.2%,相當于2016年中國信息消費總規(guī)模的4.54%。主要包括流量消費與內容及服務消費兩方面。其中,近一年微信帶動流量消費1587億元,同比增長26.6%,拉動行業(yè)流量消費超三分之一。在流量消費方面,微信與電信運營商互利共贏,推動降資費、提用量、穩(wěn)價值,助力行業(yè)流量經營轉型。微信生態(tài)的逐步完善,資訊、文學、視頻、音樂、游戲等內容的日益充實,提升了用戶對流量使用的需求,激發(fā)了流量消費潛力。

不過,如果我們從邏輯上分析,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沒有邊界,能量都一定是有盡頭的,微信確實能夠帶來流量,而且也正是成為了騰訊對外投資的法寶,可是,不管怎樣,微信也只是一款社交軟件,上面的空間位置是有限的,用戶增長是有限的,用戶的使用時長也是有限的,微信的流量總有枯竭的時刻,至少是有超載的可能。


我們需要分析的是,就現在而言,微信的流量列車是否已經超載?先可以看看這半年多來,借助微信流量發(fā)展的業(yè)務的成績,也許可以窺出一二。

首先,我們看微信的那個專業(yè)推廣的九宮格。實際上,一段時間以來,微信的九宮格一直在改變,但新加入者越來越多,老的只能隱退,要夾帶的東西實在太多,以至于不得不將最新加入的“摩拜單車”移出了九宮格變成了另類的“限時推廣”?梢赃@樣說,微信貨車上的貨物已經沒頂,存在超載的可能,至少是已經超高。

然后,我們再看看微信最近一段業(yè)務發(fā)展情況,曾經被傳的神乎其神的小程序已經陷入到了不斷更新迭代打補丁的境況,而一直火爆的微信紅包卻幾乎從來沒有多少改變過,由此可以看出小程序的尷尬。另外,馬化騰親自上陣的微信黃金紅包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現在已經銷聲匿跡,也被媒體吹噓的小心愿功能早也消失在媒體的聚光燈外。可以這樣是,此前借助微信成功的業(yè)務,無一例外不是使用了騰訊全平臺的力量做起來,當流量逐漸被分散之后,特別是騰訊開始將流量向外導出用來賺錢之后,騰訊已經很久沒有新的成功的業(yè)務誕生了,即便是大紅大紫微信紅包也已經是三年前的產品。

還有,我們還需要看看微信導流之后的那些第三方的業(yè)務發(fā)展情況。京東應該算是微信導出流量最用心的應用了,已經算是給京東在發(fā)現的主窗口開了后門,等同于為游戲導流的地位,但是,京東真的從微信獲取了足夠的業(yè)績嗎?有人測算,在2015年的一個季度,微信為京東增粉大約770萬,一般的邏輯來看,此后的數據應該呈現遞減。京東董事長劉強東也曾公開表示,京東利用騰訊流量資源還不到10%。此外的納入到騰訊系借助微信發(fā)展的美團、摩拜等等不僅沒有保住行業(yè)領頭位置,還在入駐之后先后被超越,效果可見一斑。

以上種種跡象表明,微信流量所搭載的貨物已經超載,負重前行的微信已經不是流量神話的創(chuàng)造者。當然,這并不表明微信流量枯竭,只是說,微信流量的增長速度趕不上對流量的消耗需求和業(yè)務索取,微信已經不堪重負。

理性的分析人士都應該承認,任何業(yè)務,所擁有的互聯網流量都不是無限的,即便微信號稱有10億用戶,但中國人就那么多,男女老少上網的不超過5億,每個人的流量和上網時長也不可能無限的延長。

Mary Meeker最新一份《互聯網趨勢》報告中指出,截至2017年4月,中國移動互聯網產品使用時長的大約60%都被騰訊系的產品所占據,其中微信、QQ兩大社交產品占用時長超過30%,剩下的騰訊游戲、視頻、新聞等產品均依賴微信和QQ獲得了充足的流量供給。但即便如此,越來越多的需求方也在讓微信流量變成覆蓋太廣的涓涓細流。

就目前來看,微信的流量基本是恒定的,即便增加也是小幅度,但流量的使用者在劇增,對于騰訊來說,是給自家用還是用來變現掙錢,這是一個必須的選擇。即便是變現,如果集中在某一個業(yè)務上,確實依然具有戰(zhàn)無不克的威力,可分散起來卻也已經是強弩之末。

根據CNNIC最新統(tǒng)計,中國網民每周上網時間約為26.4個小時,那么上騰訊應用的時間約為14.5小時,每天每個網民耗在騰訊上的時間約為2小時,假設一半是非工作時間,一般是工作時間,再假定70%的人工作時間會上網,那么,工作時間豪在騰訊應用的時間為0.7小時。中國人大約有8%的工作時間是在上騰訊。不得不說,已經是如此的頂峰程度,上升的空間還能有多大?

流量不會是無限增長的,即便無限增長,但增幅也會越來越小。微信以及QQ的用戶是基于每個人的,而人的自然增長非常緩慢,在互聯網公司持續(xù)的提前開發(fā)下,依靠人口的自然成熟來加大用戶群的策略會很快失效,隨之,流量增加也會進入枯水期。到那個時候,就是微信神話的終結。

據CNBC的分析師估計,這五年來如果美加兩國用戶把在Facebook上點贊和刷屏的時間用在工作上,即使按最低工資標準來計算,也能為這兩國多創(chuàng)造至少1萬億美元的產值。如果從全球范圍來看,人們因為刷Facebook而耽誤的GDP可能高達5萬億美元。這些數據還只是消耗時長不那么嚴重的Facebook,如果要計算一下已經全民陷入低頭刷屏的微信用戶,這種影響也許會更大。

曾經,微信的產品經理張小龍發(fā)表過一個長達八小時的分享,認為開發(fā)產品就是要利用人性,人性最本質的就是貪嗔癡。但是不久之后,自己又徹底改變了這個說法,說微信的主張就是用后即離。

微信就在這種欲罷不能的貪欲中沉迷于流量變現帶來的成功驕傲,“日盈則仄,月盈則食”,任何事情做的太過了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發(fā)展。騰訊必須深刻認識到,微信之于騰訊更應該是個戰(zhàn)略級產品,是平臺和管道,而非短期變現的工具。微信確實到了思考向何處去的時刻,一味的迷戀流量變現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釀成苦果。


編 輯:王洪艷
聲明:刊載本文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yè)信息,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工信部張云明:大部分國家新劃分了中頻段6G頻譜資源
精彩專題
專題丨“汛”速出動 共筑信息保障堤壩
2023MWC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中國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